近年來,很多人都崇尚清淡飲食,然而清淡并不意味著滴油不沾,如果身體長時間不攝入脂肪,可能會引發某些疾病。近日,66歲的張爹爹(化姓)為了減肥,連續兩年不吃油,竟吃出了大問題。

張爹爹有啤酒肚,兩年前開始了減肥計劃,每天都繞著東湖騎車2個小時,最多時騎6個小時。不僅如此,他對自己的飲食也十分苛刻,堅決不沾一點油葷,他認為只要少吃油就能把大肚子減下來。經過2年的堅持,張爹爹瘦了20多斤,曾經的大肚子基本消失,然而,他的煩惱也不期而至。今年以來,張爹爹感覺渾身乏力,已經無法堅持運動,但即便不運動,他依然越來越消瘦,還經常頭昏眼花,于是趕緊到武漢市東湖醫院就診。

該院消化內科及臨床營養科主任伍芳在詳細檢查和詢問后,為張爹爹進行了人體成分檢測,找到了他渾身乏力、頭昏眼花的原因。檢查結果顯示,張爹爹的肌肉含量偏少,體脂率只有13.5%,同時,甘油三酯的含量遠低于正常值。原來,他因為油脂攝入少,在進行大運動量活動后也沒有及時補充蛋白質和能量,進一步導致脂肪和蛋白質被大量消耗,從而出現了脂肪不足。

伍芳表示,油脂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每克脂肪能提供約九千卡的能量,同時,脂肪也參與細胞膜的構成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的吸收,參與大部分人體的代謝。脂肪攝入不足時,會出現代謝異常和必需脂肪酸的缺失,從而出現營養不良、消瘦、疲乏無力、頭暈眼花等癥狀。若長期缺乏脂肪的攝入,還會導致便秘、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等。

“健康攝入脂肪的關鍵在于選擇優質脂肪來源、控制攝入量和注意烹飪方式。”伍芳提醒,優先選擇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堅果、魚類等,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并采用如蒸、煮、燉等健康的烹飪方式。每日烹調油控制在25到30克,總脂肪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同時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隱性脂肪”,在購買前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記者 曹洋 通訊員 楊池 吳萍)

編輯:于悅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