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賦能 智慧政務惠及民生

福州“無證明服務”累計辦成事1524萬次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政務逐漸成為政務服務的新常態。去年4月,福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通過“減材料、優服務、強協同”三項措施,全面推進“無證明服務”。如今,越來越多的福州市民享受到這一改革帶來的便利。

市民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業務(受訪單位供圖)

不久前,市民鮑先生到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申請辦理不動產注銷登記(征收)業務。因身份證號與原登記證件號不一致,按照以往規定,他需前往公安部門開具《同一主體證明》。得益于“無證明服務”,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通過“福州市無證明系統”向公安部門發起協查,公安部門迅速線上反饋了證明材料,免去了鮑先生的奔波之苦。“原本以為要跑好幾趟,沒想到這么快就辦好了,真是太方便了!”鮑先生感慨道。

同樣受益的還有市民潘女士。她在申請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贈與)業務時,因申請契稅優惠需提供親屬關系證明,以往需前往公安部門開具證明后再返回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如今,通過“福州市無證明系統”,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向公安部門發起《親屬關系證明》協查,公安部門很快便線上反饋了證明材料。“以前聽說辦理這些業務很麻煩,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只需坐在窗口等一會兒就行了,真是省時又省力!”潘女士對“無證明服務”贊不絕口。

“無證明服務”是福州市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智慧政務建設的重要成果。通過全面清理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材料,嚴格落實清單之外無證明;依托“無證明管理系統”,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和部門協同。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證明’并非‘零證明’,而是通過數據共享、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讓申請人免于提交證明材料。”

截至目前,福州市已取消1197類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材料,實現600類證照材料可在線調用共享,152類證明材料可在線協查,307類可信電子材料可“一次采集、多次復用”,累計實現“無證明”辦事服務1524萬次。

智慧政務的推進不僅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也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福州市的“無證明服務”正是數字技術賦能政務服務的生動實踐。未來,福州市將繼續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進一步拓展“無證明服務”的應用場景,推動數字政務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福州智慧”,讓群眾和企業切實享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更多便利。(記者 劉露 通訊員 莊君凌)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