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氣溫回升,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大溝茶場進入“明前茶”采摘關鍵期,茶企和茶農們紛紛搶抓時令,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搶“鮮”占領市場。
走進占地450畝的大溝茶場,一排排茶樹郁郁蔥蔥、綠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綠微黃,散發出春茶獨有的清香。十余名茶農背著茶簍,穿梭在一壟壟茶樹間,嫩芽裹著晨露,在靈活的指尖跳躍。
茅箭區地處秦巴山區南部,境內山多林密、氣候宜人,大溝茶場地處該區茅塔鄉大溝村,全年平均氣溫12℃至22℃,年降雨量1000毫米,中性偏酸性土壤分布廣泛,為茶樹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物質和適宜的生長環境。
“今年春季氣溫適宜,茶葉長勢良好,目前芽頭、品相都很好,預計產量較去年有所增加!贝鬁洗妩h支部書記莫足兵介紹,大溝茶場生產的茶葉品種有綠茶、紅茶和白茶,每年產量可達兩萬五千斤。
村民羅小麗是采茶能手。每年春天,在茶山上總能見到她忙碌采茶的身影,憑借著嫻熟的采茶技藝,羅小麗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還有了更多時間照顧家庭!安刹枋莻熟能生巧的活路,工錢按斤計價,采得多收入也更高,平時還可以來茶園除除草,做些茶園管護方面的工作,基本能保證月月都有一兩千元的收入!绷_小麗高興地說,像如今這樣的采茶高峰期,附近賦閑在家的村民大都會來茶場采茶,漫山遍野的“綠葉”變“金葉”,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也讓村民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據了解,每天新采摘的茶青,將第一時間送到加工廠,經過殺青、揉捻、搓團、提毫、烘干等工序后,制作成細嫩、鮮爽、清香的毛尖,銷往全國各地,受到廣大茶友的青睞。
近年來,大溝村緊扣茶旅融合發展理念,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福鼎大白等高山茶種植。同時,拓展產業鏈條,打造集旅游觀光、生態休閑、茶區民俗體驗于一體的茶旅產品體系,全面提升茶旅產業附加值。截至目前,已實現茶葉銷售收入80余萬元,帶動70余戶村民戶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茶農收入穩步提高。
一片“金葉”成就一個產業。近年來,茅箭區堅持以農興旅、以旅強農,把茶產業作為全區農業主導產業來發展,一并發展花、草、果、中藥材等“美麗產業”,促進“生態+農業+旅游”互動融合發展。目前,全區茶葉種植面積達3300多畝,培育省級以上茶葉龍頭企業2家,市級以上茶葉龍頭企業5家,茶產業鏈聯農帶農人數近500人,人均增收4000元,茶產業鏈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張茜)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