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9億元,這是理財產品2024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的收益金額,較上一年增長了1.69%。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平均收益率達2.65%。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407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5692億元。

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費能力。多家理財公司表示,將以投資者需求為出發點,持續優化產品體系,以差異化、層次化、清晰化的產品布局滿足更多客群多層次需求,助力居民財產性收入穩步增加。

普惠理財走入尋常百姓家

銀行理財市場與居民財富息息相關。長期以來,銀行理財為廣大居民提供穩健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其人民性和普惠性特點顯著!秷蟾妗凤@示,截至2024年末,理財市場個人投資者數量為1.24億個,占比98.70%。

2024年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普惠金融司刊文表示,當前普惠金融發展的核心任務是要圍繞普惠金融本質屬性,不斷深化普惠金融內涵、拓展普惠金融外延。下一步,要探索構建普惠理財專屬體系,促進普惠理財走入尋常百姓家,實現居民財富保值增值、增加財產性收入。

普惠金融的內涵決定了其不僅要服務于財富增長,還要服務于人民生活。多家理財公司積極探索普惠理財主題產品,著力豐富普惠金融產品體系。例如,工銀理財充分保障足額供給低風險、低起點、靈活申贖的普惠型理財產品,為包括小微、縣域、農民、新市民等客群在內的超1550萬客戶提供風險可控、收益穩健的理財服務。招銀理財圍繞“贏、睿、智、卓、越”五大類產品,構建了形態策略多元的產品體系,讓理財走進千家萬戶,累計服務客戶近5500萬戶。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銀行理財安全穩健、普惠特點突出,有助于廣大居民配置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銀行理財需要繼續堅持做好普惠理財,在讓各類群體都有機會參與的同時,創新推出更多差異化的理財產品。

養老理財普及度不斷提升

養老是一項跨越幾十年的長期規劃。2024年1月份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豐富發展養老金融產品,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發展養老金融業務,提供養老財務規劃、資金管理等服務。2024年12月份發布的《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將國債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將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推動更多養老理財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

普益標準研究員羅唯尹表示,由于老年群體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養老主題金融產品通常具有運營穩健、長期增值的特征。婁飛鵬認為,在產品設計方面,要真正保障養老金融產品能夠有效服務各類群體。養老投資涉及的群體眾多,投資者需求差異化較大,可通過降低準入門檻,確保金融產品能夠服務各類投資者。

在政策引導下,理財機構積極布局養老金融賽道,為銀發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例如興銀理財,自2022年成為養老理財試點機構之一,通過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開展養老理財產品數據交換業務,成為首家以養老理財產品接入交換平臺的機構。截至2024年末,興銀理財共發行3款養老理財產品,產品規模32億元,投資運作穩健。

“我們借鑒海外養老金融產品發展經驗,2020年在業內率先推出了‘信頤2035’等三只目標日期型養老主題產品,填補了產品貨架空白。”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后幾年間,信銀理財持續探索居民養老投資需求,打造“信頤分紅”系列產品,并對分紅策略產品的運作模式、資產配置方案進行了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投資業績和持有體驗。截至2024年10月末,“信頤”系列建成包含分紅型、目標日期型、目標風險型三大類策略和不同風險偏好等級的產品貨架體系,產品存續規模超過650億元。

近年來,理財公司充分發揮銀行理財優勢,不斷豐富養老金融產品體系,滿足居民多樣化養老需求。普益標準研究員趙偉認為,后續理財機構或將加大對養老類型理財產品的研發力度,在產品策略、期限結構、費率設計等方面不斷創新,推出更多符合老齡化社會需求的理財產品。

中長期理財資金積極入市

不可否認,當前銀行理財市場仍面臨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產品同質化嚴重,權益類產品占比過低!秷蟾妗凤@示,截至2024年末,權益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為0.06萬億元,占比僅為0.2%;理財產品資產投向權益類資產余額為0.83萬億元,占比只有2.58%。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理財資金入市有巨大增長空間,布局權益類資產有助于未來一段時間理財收益的提升。

今年1月份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到,允許公募基金、商業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銀行理財等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專家表示,該方案優化了銀行理財參與權益投資的方式和途徑,定增鎖定期機制也促使理財資金著眼于中長期限,有望降低短期波動的影響,助力實現長期穩健的收益;理財資金通過參與定增為企業提供直接資金,也能切實發揮理財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從提升產品的收益水平角度看,理財公司加大資本市場投資比例、加強權益投資能力,是滿足更廣大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的必由之路!笔┝_德交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注重權益資產投資能力的提升,未來將持續加強權益投研能力建設、提升資本市場業務參與度,進一步完善含權產品線,豐富資產配置結構,實現中長期資金與優質資產有效對接。

記者了解到,興銀理財也在廣泛深入參與資本市場,從單一資產、單策略轉向多元資產、多策略,深入了解行業、產業及公司并長期陪伴,發揮理財自身業務優勢,努力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資金、耐心資本,為理財客戶創造價值。

“近期,我們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通過聯動興業銀行各地分行,落地多單認股權業務,覆蓋生物醫藥、半導體、國產超算、高端制造等多個行業領域,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型中小企業,踐行長期投資理念,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迸d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說。

《報告》提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一直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積極引導銀行、保險和資管機構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下一步將繼續支持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鼓勵理財公司、信托公司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發行更多長期限權益產品,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多渠道培育壯大耐心資本。羅唯尹認為,相關激勵政策措施有望加碼,在此背景下,各理財機構將會更加重視中長期產品領域,以中長期資金全方位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推進經濟復蘇與結構性轉型進程。

隨著理財業務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理財市場規模有望實現穩健增長,銀行理財投資方向也將呈現多元化、均衡化特點。專家建議,對投資者而言,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應結合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關注產品的資產配置結構,作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編輯:馮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