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龍城鎮淵明路,只見工人們正忙著給街邊商戶門頭加裝樹脂瓦,商戶趙海琴開心地說:“今后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漏水了。”這是彭澤縣通過“長江夜話”基層協商議事機制,打通為群眾辦實事“神經末梢”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流芳社區江邊廣場,縣委書記歐陽明華參加“長江夜話”活動
近年來,彭澤縣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在全縣創新開展“長江夜話”活動,推動職能部門、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民聲、了解民意,讓群眾在治理中當“主角”,實現民事共議、民事共商、民事共辦,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煥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統攬擔責 搭建干群“連心橋”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的一個夜晚,在彭澤縣淵明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內,幾張凳子,一張桌子,大家圍坐在一起,沒有主席臺、沒有話筒、沒有講話稿,面對面地嘮家常、吐心聲、談發展,這就是淵明湖社區的“長江夜話”現場。“淵明路這邊當時街道立面改造統一門頭后,一下大雨,店里就下小雨,門頭漏水導致墻面滲水發霉,希望你們能解決一下呀!”居民趙海琴說。問題一提出,縣住建局工作人員當場就提出解決方案并承諾完成時間。
在彭澤縣淵明小學內,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陳斐敏參加“長江夜話”活動
據了解,彭澤縣持續夯實縣、鄉、村三級書記抓基層黨建主體責任,下發《關于在全縣推行“長江夜話”基層協商議事機制的實施方案》,邀請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社區網格員、樓棟長、黨員干部等,利用晚飯后空閑時間,將“長江夜話”活動開到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農戶家中,干部群眾“同坐一條凳、同喝一壺茶”,現場答疑釋惑,不繞彎子、不避矛盾,緊緊抓住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個個問、件件捋,將反映多、解決難度大的問題作為重點研辦事項。目前,彭澤縣已開展“長江夜話”活動26場次,直接參與群眾、黨員干部1370余人。
在“長江夜話”活動現場,群眾正在訴說身邊的煩心事
清單明責 形成閉環“不落空”
“問題是提出來了,就怕相關部門推諉扯皮,最后事情還是解決不了。”馬當鎮茅灣村村民柯澤光坦言道。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所反映的路口灌木太高導致視線不佳等問題第二天就解決了。黃花鎮東梨居委會村民歐陽彬反映的充電樁不足問題,現場就協調解決了充電樁安裝點選址等事項。
柳蔭路廣場上的路燈維修好后,居民正在廣場上跳舞
這些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和意見建議得到快速解決,與彭澤縣建立分類交辦、協調聯動、督辦反饋等機制分不開,據了解,該縣下發了《彭澤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工作機制》《彭澤縣鄉鎮協調響應機制》,做到問題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逐項交辦,限定辦結時間,對“長江夜話”中提出的問題無法現場解決和鎮村難以協調推動的,按照“鄉鎮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協調相關部門辦理,部門沒有及時辦結的,由縣領導牽頭督辦,實行銷號管理,把群眾“問題清單”變成了干部“履職清單”,形成問題收集、辦理、反饋的完整閉環。目前,已累計收集到群眾反映的集鎮功能建設、古村落保護、老舊小區改造、道路出行、產業發展等問題219件,已辦結并評價滿意的157件。
在淵明社區淵明路,工作人員正在實地查看商戶門頭
履職壓責 辦好民生“關切事”
新劃停車位、新裝充電樁、農村環境整治、道路亮化等類似這樣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近期在彭澤不斷涌現。“長江夜話”找準“小切口”,把握“微脈搏”,個性化、精細化供給居民貼心服務。“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著力在用心、用情、用力上下功夫,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暖心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能‘找對人、說上話、辦成事’。”彭澤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穆耕海說。
在流芳社區,居民正在展示長江夜話回訪表
民生實事就要辦到群眾心坎上。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實,一個個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彰顯出彭澤縣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民辦實事的決心與魄力。針對群眾反映的訴求,該縣堅持一個一個攻關、一項一項辦理,并做到“一事一評”,建立回訪表,圍繞“應哨”情況、辦結情況、辦結時限、滿意度四個維度進行動態跟蹤、綜合評估,確保結果“問效”精準,著力把問題“解決在源頭、化解在基層”,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如今,在黨建引領下,彭澤縣廣大群眾、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升,彭蠡大地煥發出基層治理的勃勃生機。(陳亞軍 袁昕)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