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再加力的實施意見》正式向社會公布。同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文件進行解讀。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連續出臺的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的鮮明態度,持之以恒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定決心。”山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紅旗說。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聚焦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再加力這一主題,對做好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作出系統安排,持續加大政策供給。

文件共包括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片區、著力推動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著力推動鄉村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著力推動鄉村建設提檔升級、著力推動鄉村治理提效賦能、深入推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深入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8個部分36條。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突出年度性、針對性、實效性。”張紅旗介紹,2025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文件緊扣時代背景,以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為題,明確提出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指導思想,在很多具體任務部署中都強調了改革創新,推動建立健全政策制度、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文件逐條逐項明確了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具體舉措,做到可操作、可落地。比如,在鄉村振興片區建設上,今年要在抓好已建片區鞏固提升的基礎上,新啟動建設省級片區75個以上。在強化農業裝備支撐上,將推動大規模農業機械更新,新增高端智慧適用農機15萬臺以上。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新改建農村公路5000公里。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上,實施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新改造提升村衛生室2萬家左右等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任務,需要實打實地去落實。

文件以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目標,通過培育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富民產業等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農民得到實惠;以有利于農民為導向,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共享發展紅利;加快完善道路、飲水、網絡、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網絡,讓農民生活更舒適、更幸福。

張紅旗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確保省委一號文件部署的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見到實效,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毛鑫鑫)

編輯:李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