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作為企業的核心知識產權和競爭力所在,其保護力度直接關系到企業創新成果的安危,進而影響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步伐。昨天,一場別開生面的商業秘密保護指南發布會在浦東軟件園舉行,現場吸引了110余家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行業企業代表參與。會上,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針對三大先導產業的商業秘密保護特別指南,為相關行業企業創新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持續涌現提供更有力支撐。
作為全國首批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之一,浦東新區自2022年7月以來,一直在建立健全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完善保護工作機制。目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已成為浦東新區的先導產業,2024年全年總規模達8400億元,占新區全年生產總值的近50%。為更好支持三大先導產業發展、更好服務行業企業,精準助力企業建立健全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以2023年10月發布的《浦東新區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為基礎,進一步研究編制了《集成電路行業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生物醫藥行業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人工智能行業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三部指南,從企業自我防護、民事保護、行政保護、刑事保護、商業秘密鑒定、海外維權等多個維度,為三大行業企業構建全方位、立體的商業秘密保護模式。三部指南緊密圍繞各行業商業秘密呈現出的特點,尤其針對自我防護方面提出個性化對策予以指導。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浦東新區研發機構聯合會將依據指南,擴大對企業的深度服務,重點在研發創新、對外合作和商密盤點等專項服務上發力,助力企業提升商密管理能級。同時,還將啟動商密保護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讓企業參與進來,共同增強商密保護意識和行動力。
針對浦東新區外資企業集聚、外籍高管和員工數量多的特點,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已將2023年發布的通用版《浦東新區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翻譯成英文,便于外籍高管和員工閱讀和準確理解,增強指南的可及性,了解中國商業秘密保護模式。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