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持下,由一德期貨與財達期貨共同承辦的天津財經大學2025年度大商所“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開班。天津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向前,校教務處副處長于學偉,金融學院副院長周遠,一德期貨副總經理、天財金融專碩校外導師趙未夏,一德期貨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天財金融專碩校外導師陳亮,財達期貨總經理王蒙、研究發展部經理閆麗雪等出席開班儀式。

活動現場(一德期貨供圖)

2018年至2024年,天津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已連續開展七期大商所“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累計培訓學生919人,構建了由實務教學、模擬交易、量化交易、調研考察、夏秋令營、企業實習、實踐大賽等組成的全鏈條育人模式,先后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young”帆期海-大商所首屆大學生衍生品實踐大賽二等獎。天津財經大學-一德期貨研究生工作站獲批天津市產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校企雙方以“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作為典型案例,獲批天津市首批普通高校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培育點。

在觀看前七期項目回顧視頻后,李向前代表金融學院致辭。他指出,“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實現理論與實踐“雙提升”,既有高校教師授課,更有業界專家分享;既有理論知識傳授,更有實踐技能培養。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還要到期貨公司、實體企業調研交流,獲得與其他課程不一樣的體會和收獲。金融科技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他希望同學們適應行業變革,把握學習機會,取得更大進步。于學偉指出,面對人工智能發展浪潮,要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進數字化轉型,依托大商所“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八年來的積累,未來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呈現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成果,為同學們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發揮更大引導作用。

趙未夏指出,在大商所和天津財經大學大力支持下,“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開展八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不僅項目在專業競賽和評選中屢獲殊榮,部分同學還選擇在期貨及衍生品領域深造或入職相關行業企業。今后各方將不斷優化項目實施方案,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力爭取得更大成果。王蒙介紹了財達期貨的基本情況,表示將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順利開展。

活動現場(一德期貨供圖)

天津財經大學2025年度大商所“百校萬才”工程教學項目將面向金融學院金融工程本科班、量化金融實驗班和金融專碩的71名學生開展,作為專業必修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下一步,一德期貨將與各合作方一道,積極響應金融強國建設號召,深入落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戰略部署,落實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完善“校企對接、課程鏈接、學研銜接”的多維深度協同培養體系,穩步提升項目質量和水平。(一德期貨供稿)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