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3日消息(記者張強)素衣祭英烈,丹心映山河。為緬懷革命先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近日,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旗護衛隊發起,聯合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共14所高校國旗護衛隊、800余名師生共赴天津市烈士陵園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祭掃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

上午9時,祭掃活動正式開始。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旗護衛隊代表托舉國旗莊嚴入場,全體師生肅立,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后全體默哀,河北工業大學國旗護衛隊代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天津大學國旗護衛隊代表、天津體育學院國旗護衛隊代表在紀念碑前發表悼念詞,全體學生莊嚴宣誓。回望歷史,致敬英雄。此刻,一場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正在展開,年輕的心跳與歷史脈搏同頻共振。

革命烈士紀念館、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內,銹蝕的鋼槍、泛黃的家書、破碎的懷表……一件件文物讓課本上的歷史變得滾燙。天津市烈士陵園志愿者為同學們講述了那些鮮為人知的英雄事跡。他們中,有的是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勇士,有的是在隱蔽戰線上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有的是為了守護一方平安而英勇犧牲的烈士。每一個故事都飽含著熱血與忠誠,每一個名字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大家還一起學習了《烈士褒揚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以傳承和弘揚英烈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志愿者為同學們講述英雄事跡(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

“清明祭英烈,不僅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更是一次紅色精神的接力傳承。今年是我校作為清明祭英烈活動高校發起方的第12年,目前參與活動的師生累計達6000余人次。活動通過‘行走’,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追尋革命先輩的奮斗足跡。希望通過這堂特殊的思政課,引導同學們弘揚革命先烈精神、繼承光榮傳統、厚植家國情懷,培育更多具備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的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黨委學工部、武裝部副部長張賀忠說道。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青馬工程”第六期培訓班學員陳瀚祺表示:“革命先烈前仆后繼的忘我精神不僅帶來國泰民安,也給予我們奮進力量,我們必將繼承先輩紅色血脈,以青春力量不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譜寫新時代民族復興新篇章!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旗護衛隊隊員古麗表示,站在烈士紀念碑前,才更加體會到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把革命先輩的紅色基因賡續好、傳承好、發揚好,是對英雄先烈最好的紀念。

退役大學生白恩華表示:“今天我們肅立默哀,深切緬懷用熱血鑄就豐碑的先烈。他們在山河破碎時挺起脊梁,在黎明前夜擎起火炬,以血肉之軀鑄就民族復興的基石。每一方紀念碑都是永不熄滅的火種,每一段英雄史詩都在叩擊我們的心扉。作為退役大學生,我更要繼承先烈遺志,將紅色基因化為奮進力量,在新時代續寫無愧于先烈、無愧于人民的歷史答卷!

編輯:褚夫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