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2日消息(記者張強)日前,天津市南開區汾水道小學與戰備樓社區攜手開展社區共建活動。社區“五老”退役軍人也積極參與,和學生們一起開啟一場意義非凡的紅色文化之旅。
活動伊始,南開區青少年事務社工站青少年事務社工李潔帶來錢學森、鄧稼先和于敏等國之元勛的感人故事。繪聲繪色的講述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與無私奉獻。李老師語重心長地呼吁學生們,要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用科技創造未來。
風箏制作技藝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活動中,學生們和“五老”退役軍人圍坐在一起,老人們手把手地教學生們如何構圖、上色,學生們認真聆聽,學得有模有樣,五彩的畫筆在風箏上飛舞,不一會兒,一只只色彩斑斕、獨具匠心的風箏就誕生了。通過繪制風箏,學生們不僅掌握了一項傳統技藝,更在“五老”地幫助下深刻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在紀念先輩環節,學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寫下心愿寄語。有的孩子寫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像先輩們一樣,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這些質樸而真摯的話語,表達了孩子們對革命先輩的敬仰與追思。
活動最后,學生們來到戶外,放飛手中的風箏。風箏帶著他們對革命先輩的思念,在藍天白云間翱翔,學生們心中的理想也隨之放飛。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銘記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更激勵他們承先輩之精神,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紅色的種子會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編輯:周思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